李国凯谈中国企业的品牌全球化有基础有未来

李国凯品牌全球传播机构创始人李国凯说:“中国企业,特别是培育专业化、特新化和隐形冠军企业,需要有更高的战略眼光和更长远的全球化战略思维。”近日,李国凯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建议,中国中小企业。“品牌全球化”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李国凯品牌全球传播机构创始人李国凯

李国凯认为,培育专业化、特新化“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是促进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可以极大地改变中国企业的产业集群和整个产业结构,即所谓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将重塑中国品牌新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他认为全球化是企业获得无形冠军的唯一途径。然而,企业必须放弃过去传统的全球布局思维,不仅要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而且要利用全球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这样的企业长期专注于某一行业细分领域,不断提高质量和服务,通过持续创新引领市场,在相对狭窄的细分领域达到世界前三或第一。

但也要注意中国企业经济结构的几个特点。一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二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目前,13个产值超过200亿的产业集群中,有10个是传统产业。并不是说传统产业不好,而是说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以及生存发展和竞争力不足的严峻挑战。

李国凯: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全球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价值链供应链,极大地影响了供需。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全球化带来了许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的复杂性。此外,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也给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然,既有挑战和压力,也有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瞄准目标是必要的。“专精特新”对于具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超越式发展的好时机。因为在这样的竞争下,弱势企业可能会更早被淘汰“专精特新”具有战略竞争优势的企业迎接新技术和挑战,保持组织韧性,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开拓市场,发展壮大。

李国凯:数字智能显然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和能力。它不仅是制造业的升级,也是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研发创新等方面的变化。这种能力的建立可以使企业融入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提高企业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市场反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可以说,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强调管理优势具有一定的经济背景。许多民营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制度化的组织管理,依靠人,依靠经验管理。未来如何利用系统、系统流程,包括数字化,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水平,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文化提高组织能力?我认为这些都是企业需要练习的“内功”,也是培育专业新企业不可逾越的基础能力建设。
李国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向全球化无疑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也将对下一个国际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中国企业坚持深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是正确的方向,特别是对于实施专业新发展战略的企业,如果不能实现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双循环,仅限于国内市场或本地市场,其规模发展将受到极大限制,如果成为市场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国际化是唯一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委托加工或国际贸易发展壮大,但这种简单依靠OEM成本优势的战略在国际竞争中不可持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学习创新,融入国际市场,向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有相互促进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新战略,才能实现企业价值转型和国际市场扩张。
一些OEM企业希望搬到成本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生存,但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国际化不是解决成本较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资本和优秀人才资源,提高我们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我们利用全球资源做大做强的能力。

全球人才、技术和市场是核心。如果企业不回到这个核心点,我们就不能谈论国际化,只是盲目地追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或转移到OEM成本更低的地方。这样的国际路径迟早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李国凯:最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对于一些相对较小、没有足够资源投资研发的企业,政府可以考虑与企业或工业园区合作,为解决共同问题提供一些技术创新平台。优化人才政策,帮助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升级。

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战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耐心进行长期投资。政府对选拔培育的专业化、新型或隐性冠军支持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吸引和联合推出一些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这些支持对专业化、新型企业的成长非常重要。

李国凯品牌全球传播机构创始人李国凯:“我们需要从过去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新战略,这是数字经济和创新驱动时代的需要,政府应将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的基本措施,这也是培养专业新和未来无形冠军的创业环境,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大学等科研机构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