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衰落真正根源是什么?

网友提问:

清朝衰落真正根源是什么?


最佳答案:

清朝的衰落,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清朝国家本身的衰落

二是封建制度的衰落

乾隆后期及以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贫民土地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无立锥之地,而且还受着极端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贵族官僚越来越腐朽无能,机构日渐庞大,所以清朝国家走上了衰落之路,且无可挽回。

同时,封建制度也走上了衰落之路。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我国封建制度的上升时期,隨唐是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宋元仍保持繁荣,地主阶级仍有作为,从明朝开始,封建制度逐渐衰落,清朝更甚。

这个时期,地主阶级逐渐丧失了进取精神,越来越变得没落保守,成为了腐朽反动的力量。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已经熟透,再无进步之地与可能,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成为保护地主阶级、反对人民、反对进步的反动力量。对于地主阶级来说,他们反对一切改革和进步,只求保护自己的财富和权利。

虽然封建制度已经没落,但还没有孕育出新的阶级力量,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入侵,清朝灭亡了,也只是换一个新的封建王朝。

但封建制度会继续衰落,直到地主阶级无力压制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进而产生新的阶级,并强大到一定地步,推翻封建制度,产生新的社会制度。但这个过程是极其慢长的。

外来势力的入侵,加剧了这个进程。

清朝本身势力的衰弱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双重打击使得清朝极度虚弱,无可避免地衰落下来,再加上外国入侵和人民觉醒,清朝再无力反击,而且无法扭转,最后走向灭亡。


其他网友观点:

清朝衰落的真正根源是:

近代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降维打击;

是进攻型海洋文明对固步自封保守型封建文化的成功围剿;

是社会化大机器生产能力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锄耕生产能力的较量。

第一:

清初乾隆皇帝满足于天朝帝国的辉煌,丧失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的机会,拒绝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启动,认为“天朝王国,地大物博,天宝丰华”,只有洋人向天朝学习的份,哪有让华夏学习外国洋人的理,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二:

及至到嘉庆年间,大清帝国奢侈之风作崇,已开始走向衰败,到慈禧年间,清朝内部已腐败不堪,国内经济日显枯竭,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的势头不可遏制,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底层揭干而起,梦想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理想社会,并构画出“天朝田亩”的土地改革制度。

然而,在中兴之臣曾国藩,左宗棠等统治阶级的打压下,加之出身底层的农民起义军天然的缺限和内讧及更令人不齿的腐败,被清政府灭掉。但经过多年战乱,国力空虚,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岌岌可危。

第三:

这时以爱新觉罗-奕䜣为代表的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意识到危机,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进行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技的运动,以挽救清朝统治。但被以盛宣怀为首的买办阶级异化为争权夺利的投机行为。

随着1894年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标志着中国并没有走上富强之路。而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更是将清朝拖入万劫不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悲惨境地,尤其是《辛丑条约》,《庚子赔款》等丧权辱国条的签订,清朝已是名存实亡。

发表评论